站在宏觀的角度上看,產能過剩行業正在經歷的出清是中國經濟轉型的縮影。中國經濟正在從重資本、重投資、政府導向型的舊模式向重技術、重消費、市場導向型的新模式轉型。
天風證券分析師劉晨明近日在研報中指出,從80年代日本鋼鐵業和美國化工業去產能的經驗中可以看到,行業的集中度從開始提升到穩定是一個近20年的過程,意味著中國過剩產能的市場化出清很難在短時間內結束。
80年代日本鋼鐵業和美國化工業經歷過的行業集中度提升、利潤修復和資本支出下降等現象,也發生在中國的周期行業去產能過程中。例如中國造紙行業的集中度(CR8)從2013年的78.5%提升至2016年的84.4%,利潤從3.41億元提高到45.87億元,但資本支出從90.2億元下降到68.5億元。
此外,企業對R&D(研究與開發)支出意愿超過資本支出意愿的現象,也可能出現在中國周期行業的轉型過程中。
日本80年代鋼鐵去產能
伴隨神武景氣、巖戶景氣、伊奘諾景氣的連續三次合理化運動,日本鋼鐵業短短三十年間就站上世界巔峰。然而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之后,日元實際有效匯率短短7年間就從1971年的59快速升值到1978年的110。1973年,日本GDP增速(不變價)從10%高位回落,1974年GDP變成負增長。
連續的內外部沖擊沉重打擊了鋼鐵業的需求,鋼鐵行業面臨著戰后以來最嚴重產能過剩。1973年日本粗鋼產量達到1.2億噸,占世界比重達17%。為應對產能過剩的狀況,日本政府適時地推行“減量經營”政策,這是制造業從戰后傳統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向高附加值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轉折點。
對于鋼鐵等原材料工業,除了生產合理化外,政府通過行政指導及各種限制措施來削減其生產能力,格潤德作為方矩管、
鍍鋅管、
焊管、
焊接鋼管等產品的優秀制造企業,比如企業關停、破產、兼并、裁員等。日本鋼鐵工業從業人數和企業個數相繼在1970年、1975年之后出現了大幅下滑。
日本鋼鐵業在淘汰產能過程中,企業更加重視用于技術升級的研發支出而不是用于設備廠房的資本支出,這也是從歷史角度看經歷一輪又一輪優勝劣汰最后剩者為王的企業的特征。在中國過剩產能出清的過程中,注重研發投入和產業升級的企業更有可能在行業殘酷的淘汰中生存下來,成為龍頭。
美國80年代重化工去產能
70年代后期,面對迅速擴大的經常項目逆差,以及油價上漲的輸入性通脹,美國經濟經歷了兩次嚴重的產能過剩,第一次主要集中在鋼鐵工業,第二次在傳統重化工業。1985-90年,美國掀起了經濟史上的第四波并購潮,加上里根經濟學一系列政策的推動,化工行業兼并重組相當活躍,一些生產效率低和過時的工廠倒閉,重化工制造業產能過剩逐漸緩解。
1982年美國化工業的產能利用率就開始反彈,但一直到1987年美國化工業的資本支出才開始反彈,前后相差5年。同樣,現在的中國制造業經歷了資產負債表的修復和利潤的復蘇后,雖然產能利用率在提升,但產能沒有擴張。借鑒美國化工業的轉型經歷,在經濟發展模式從投資驅動向消費驅動轉型的過程中,產能利用率反彈不是產能擴張的標志,周期行業的產能新周期可能不會很快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