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17年截至5月底,全國共壓減粗鋼產能4239萬噸,達到全年5000萬噸目標任務的84.8%,全年超額完成任務已毫無懸念,格潤德作為
方矩管、
鍍鋅管、
焊管、
直縫管等產品的優秀制造企業,表示可喜可賀。
時下,我國鋼鐵去產能取得突破性進展。在2016年全年化解過剩產能6500萬噸的基礎上,2017年截至5月底,全國共壓減粗鋼產能4239萬噸,達到全年5000萬噸目標任務的84.8%,全年超額完成任務已毫無懸念,可喜可賀。
然而,各地在鋼鐵去產能中,也出現了一些政策一刀切的走偏傾向,特別是“扶優”不足,“倒洗腳水把孩子也倒了”的做法,導致先進產能、優質企業和整體行業的發展面臨風險,不利于鋼鐵行業的健康發展??茖W執行去產能政策,“扶優”與“去劣”同步,去產能而不是去企業,成為擺在各級政府和鋼企面前的緊迫課題。
鋼鐵去產能主要有哪些一刀切的傾向呢?
一是高爐“一刀切”導致優質產能面臨被淘汰風險。
一些鋼鐵大省仍存在較重的壓減任務,為完成去產能目標,這些省份淘汰落后產能的標準往往高于國家。如河北提出,2017年年底前淘汰45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40噸及以下轉爐,高于國家400立方米以下高爐和30噸及以下轉爐的淘汰標準,不僅使省內一些先進產能面臨被淘汰風險,也導致全國范圍內化解產能不均衡,有些地方先進的產能“去”了,其他地方落后的產能還存在。
二是有保有控金融政策落實不到位,導致優質企業發展受阻。
鋼企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由來已久。盡管今年多部門提出落實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對產能過剩產業中有市場、有競爭力但暫遇困難的優質骨干企業,繼續給予信貸支持。但在實際操作中,優質鋼企受到銀行系統嚴控產能過剩行業信貸規模的限制,資金緊張狀況并無改善。如,近年來邢鋼信貸規模平均收窄了13%,且放款拖延。這種不考慮企業資質,直接停貸、抽貸、限貸的“一刀切”做法,使優質企業發展受阻。
三是把電爐煉鋼與“地條鋼”混為一談,使企業先進工藝裝備造成損失。
國家規定依法徹底拆除生產“地條鋼”用的中(工)頻爐主體設備,中鋼協明確鑄造行業采用感應爐作為熔煉設備生產各類鑄件產品,不在關停拆除之列。但一些地區主要用于鑄造的中(工)頻爐也被拆除,50噸以上的大容積高效節能型電爐也被淘汰。電爐煉鋼可以循環利用廢鋼原料,緩解鐵礦石進口依賴的局面,有利于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而將電爐煉鋼與“地條鋼”等量齊觀的做法,不僅對企業先進工藝裝備造成損失,也對行業發展產生誤導。
由此,筆者呼吁,鋼鐵去產能政策切切不能走偏。為科學有效地做好鋼鐵去產能工作,促進鋼鐵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要建立“扶優”與“去劣”同步進行的長效機制。在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建立以環保、能耗、技術、質量安和全等標準為主的綜合評價體系,倒逼落后和無法達標的產能加快退出的同時,對于達標準、有市場、有競爭力的優質骨干企業,繼續給予政策扶持,以提質增效。此外,充分利用國內廢鋼資源,在稅收、電價等方面出臺優惠政策,鼓勵廢鋼循環利用,促進行業冶煉工藝轉型升級和循環綠色經濟的發展。
同時,要切實用好中央的獎補政策,對淘汰產能后的下崗職工,努力創造新的就業崗位,解決好職工安置問題。6月29日始,濟鋼將實施鋼鐵產線全線安全停產,共設置14條安置渠道,基本實現對人員的全覆蓋。其做法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