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以技術驅動為先鋒、產融結合模式創新為著力點進行轉型升級,開始成為鋼鐵企業發展的全新方向。
目前,許多優秀的鋼鐵企業已開始涉足新材料、新工藝和新產品研發與產業化,努力探索互聯網、智能制造等新型信息集成技術,并運用基金、債券和期貨等金融工具,爭創產融結合發展的新局面。鋼管一站式服務商盛仕達便積極推進產品的工藝和品質提升,出品的
方矩管、
鍍鋅管、焊管、直縫管成為市場大放異彩的先鋒產品。
專家指出,我國鋼鐵行業去產能工作是按照法規進行的,解決了多年來老大難的“地條鋼”問題,為鋼鐵企業營造了難能可貴的發展機會。由此,我國鋼鐵行業要繼續堅定淘汰落后產能的決心,持續推進轉型升級。當然目前我國鋼鐵行業去杠桿工作尚未取得重大進展,未來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推動產融結合就首當其沖。
具體來說,鋼鐵行業產融結合的總體思路是以“在產業基礎上發展金融,在金融平臺上重構產業”為指導思想,以鋼鐵產業為基礎,通過發展金融產業、建立期貨風險管理體系、有針對性地實施債轉股和強化資本運作等措施,推進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融合,全面提升鋼鐵企業綜合競爭力。
目前我國鋼鐵行業產融結合存在四個問題值得注意:
一是鋼鐵行業產融結合度不高。金融機構對鋼鐵企業的支持力度有限,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比較突出;金融資本在支持企業兼并重組、技術改造、創新發展等方面的力度有待加強。另外鋼鐵行業對金融行業發展的促進作用也比較有限。
二是鋼鐵企業對產融結合缺乏規劃。對于鋼鐵企業來說,金融屬于跨界領域。目前,一些企業在產融結合方面還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初級階段,缺乏科學系統的戰略規劃。
三是資金不足影響鋼鐵企業實施產融結合。長期的行業經營困難使得企業用于產融結合的資金有限。
四是相關人才缺乏。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既懂鋼鐵冶金又懂金融的復合型人才相對匱乏,對鋼鐵行業產融結合形成制約。
總之,在鋼鐵行業減量化發展促進鋼鐵企業轉型升級的當下,產融結合作為鋼鐵企業轉型發展的重要出路,值得鋼鐵行業和企業認真研究和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