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和盛仕達鋼鐵研究院一下來了解下中國能源行業,中國的能源消費總量連續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國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費比重均在90%以上,而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分析我國能源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有助于各類企業判斷其發展方向。
中國能源行業現狀分析
“能源是現代化的基礎和動力?!边@是我國很多重要能源文獻中的論斷。能源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無須過多強調。
當前,一場如火如荼的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正席卷中華大地,我國能源行業站上歷史轉折點,迎接從產業結構到發展路徑的深度變革。能源革命所指向的,是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也是低碳、智能、共享的能源未來。
發展戰略推動能源革命建多元供應體系
我國能源革命理念的提出是在2014年,彼時能源發展進入了一個窗口期:能耗總量跳升至42.6億噸標準煤,同比增幅超過13%。這樣的增速難以為繼,也不利于經濟轉型升級。
一方面,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傳統能源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全面發展的能源供應體系初步形成。但另一方面,能源需求壓力巨大、供給制約較多、生態環境損害嚴重、技術水平總體落后等挑戰也成為行業陣痛,時時提醒著發展路徑的痼疾。
201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提出能源生產和消費“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戰略,就以上問題開出治本良方。
在2015年底召開的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如此解讀“四個革命、一個合作”五位一體之間的關系:“五位一體是一個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消費革命是關鍵。供給革命是基礎。有什么樣的能源供給,就決定了有什么樣的能源消費。推動能源革命,在供給側發力至關重要。這也正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意義所在?!?
當前,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發展動能轉換都需要從能源著手,能源已經成為我國經濟轉型的總抓手。而能源供給革命的核心是建立多元供應體系,形成煤、油、氣、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
在低碳發展路徑上,中國政府對世界作出了莊嚴承諾:碳排放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
并爭取盡早達峰;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同時,我國碳交易市場2017年也將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鋪開。
能源工作煤炭比重年底降至62.6%以下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深入推進能源革命,著力推動能源生產利用方式變革,優化能源供給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維護國家能源安全。
在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升級方面,“十三五”規劃明確:水電方面,統籌水電開發與生態保護,堅持生態優先,以重要流域龍頭水電站建設為重點,科學開發西南水電資源。繼續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發展,積極支持光熱發電。以沿海核電帶為重點,安全建設自主核電示范工程和項目。加快發展生物質能、地熱能,積極開發沿海潮汐能資源。完善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發電扶持政策。優化建設國家綜合能源基地,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積極開發天然氣、煤層氣、頁巖油(氣)。推進煉油產業轉型升級。
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關乎發展和民生。要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積極發展水電,安全發展核電,開發利用頁巖氣、煤層氣?!?
根據能源工作會議對今年能源工作的部署,到2016年底,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3.2%,煤炭消費比重降低到62.6%以下,天然氣消費比重提到高6.2%,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提高到35.7%,其中風電比重提高到8.6%,太陽能發電比重提高到3.9%。
政策措施煤炭或已達峰清潔能源頻發力
方向明確,我國的能源革命早已拉開序幕。
2016年初,在煤炭行業濃濃的寒意中,一份《國務院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出臺,這份意見始于“十三五”之初,也必將貫穿“十三五”始終。在此前后,鋼鐵、有色、建材等高耗能行業也紛紛出臺化解過剩產能的實施方案。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認為,我國煤炭消費已經到達峰值,煤炭的大幅下降,超出很多人想象?!笆濉钡哪茉聪M將是以質量改善為主,而不是以總量繼續擴張為主。
能源轉型,篳路藍縷。在調整傳統能源的同時,更要做好新能源發展這篇大文章。而當前清潔能源發展面臨的體制機制問題,亟待解決。
今年以來,我國在推動可再生能源健康持續發展上,動作頻頻。
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做好風電、光伏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工作的通知》,公布了最低保障收購年利用小時數。為風電、光伏的消納劃定了保障性紅線,有助于解決棄風棄光限電問題。
近日,國家能源局出臺《可再生能源調峰機組優先發電試行辦法》,要求各省份安排一定規模煤電機組為可再生能源調峰。如何擺正火電和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次序,仍將是一個長期的課題。
風電方面,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 《關于下達2016年全國風電開發建設方案的通知》,對于“三北”地區棄風限電嚴重的幾個省份,暫停風電新增裝機配額,督促相關省份有效解決風電利用小時數偏低問題。同時針對煤電過快發展,連續發布文件規范各地煤電建設,為新能源的發展留出足夠的空間。
同時,我國能源領域體制改革也在有序推進。2015年,電改9號文以及相關配套文件陸續發布。今年以來,多省份已出臺電力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意見。
油氣體制改革方面,2016-2021年中國能源開發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了解到,《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已經上報國務院審議,油氣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仍在制定中。改革方案和配套意見呼之欲出。
轉型成果上半年單位GDP能耗降5.2%
自2015年以來,我國能源供應平穩,給各類能源發展提供了更加寬松的發展環境。
2015年能源消費總量為43億噸標準煤,較2014年微幅增長。同時,煤炭消費比重降至64.4%。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達到12%。
近日,我國上半年能源發展狀況出爐,也為能源革命兩周年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我國電源總裝機量達到15.25億千瓦,其中,水電2.8億千瓦,火電10.2億千瓦,核電0.286億千瓦,風電1.37億千瓦。上半年,風電和核電裝機同比增長都超過了30%。
從發電量上也能看出電源出力結構的變化。在上半年全國27595億千瓦時的發電量中,火力發電量同比降低3.1%;水力發電量同比增加13.4%;核能發電量同比增加24.9%;風力發電量同比增加13.9%。
在增長動力轉換的同時,上半年,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2%。根據“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我國單位GDP能耗將下降15%。我國節能降耗形勢有了一個振奮人心的開局。
除了低碳,智能和共享也是未來能源的重要屬性。
在智慧能源建設方面,今年3月份,《關于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印發實施,2019~2025年,初步建成能源互聯網產業體系,成為經濟增長重要驅動力。建成較為完善的能源互聯網市場機制和市場體系。
在推進能源共享方面,截至2015年底,我國已經全面解決無電人口用電問題。當前我國電力裝機超過15億千瓦,從人均裝機1千瓦的基礎上,向更高目標邁進。能源共享也體現在國際能源合作上,當前我國以 “一帶一路”為契機,全面推進國際能源合作,2013年,中緬天然氣管道全線貫通,2015年,中緬石油管道開始輸油。當前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工程推進順利,預計2018年完成局部投產供氣。
中國的能源正走向一個可以期許的低碳、智能、共享的未來。路雖漫漫,但方向清晰。能源行業將不辱使命,將我國能源體系鍛造得更綠色、更清潔、更可持續。